央視調查:煤企全負荷生產也滿足不了需求 供需很難完全匹配
據央視報道,陜西省榆林市是我國煤炭主產區之一,每年的煤炭產量超過5億噸,在夏季用煤高峰之下,當地煤企表示全負荷生產也滿足不了需求。
據了解,目前當地多數煤炭公司都處在即產即銷的零庫存狀態,盡管全力保生產,但仍然跟不上運輸需求,礦區門口經常能排起幾公里長的卡車隊伍等待運煤。
今年上半年,榆林市煤炭交易總量約2.6億噸,同比增長7%,其中公路運輸約1.7億噸,同比增長23%,鐵路運輸約0.9億噸,同比增長11%。從請車數據來看,6、7月份該地區煤炭鐵路公路運輸量繼續保持增長。
陜西榆林能源化工交易中心市場分析員米絨榮介紹,請車就是煤炭發運企業向鐵路局申請運力的表現,它的數值比較高,就說明整體市場發運需求、終端需求比較好。平時大部分時間,都在5000到6000節車廂的水平,6月份就到了11000節車廂左右。
據央視記者了解,在生產難以滿足需求的情況下,坑口煤價單月上漲超10%。
華電集團榆橫煤電公司董事長高峰稱,煤炭市場處于偏緊的狀態。 公司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,合法合規地盡最大能力生產。 7月份到8月份,公司產量能到每月100萬噸。
然而,即便煤炭企業滿負荷生產,仍然無法滿足下游實際需求,即使集團內部的電廠,也難以保障其煤炭供應。
華電集團榆橫煤電公司副總經理黃克華表示, 現在明顯是需大于產,需方特別旺盛,四川廣安電廠以前最高庫存是80萬噸煤,現在庫存是5萬噸,再不發煤就要停機了。
動力煤供不應求,不少電廠在煤炭競拍過程中經常有加價搶煤的現象。目前,除少數長期協議煤價之外,大部分煤企的坑口煤價已漲到每噸八九百元的歷史高位區間,而港口煤價因為疊加運費等因素漲幅更大。
米絨榮介紹, 6月上旬,隨著全國進入夏季用煤高峰,榆林煤價也開始出現回升,整個煤價進入新高度,每噸860元左右。
進入8月份,陜西省6300大卡動力煤坑口價格已達到每噸870元,較七月初漲幅超10%; 港口5500大卡動力煤價格每噸接近1000元。
動力煤價格處在高位,直接抬升了下游火電廠的發電成本,目前國內不少火電廠已經面臨虧損狀態。
陜西榆能集團橫山煤電公司發電運行部部長賀建設指出,電廠所用的動力煤都是從附近的煤礦公司通過長期協議價格購買,低于市場平均價格,約720元每噸,但這也比去年同期水平高了接近一倍,目前燃料成本已經占到發電成本的約80%,與此同時,電價與去年相比基本沒有變化。
陜西榆能集團橫山煤電公司總經理孟勛彪表示,今年1至7月份的燃料成本每度電是0.21元,去年同期相比是0.11元,漲幅達100%。1至7月份累計虧損2.15億元,去年同期我公司實現利潤2億元,所以煤炭價格上漲對電廠的經營壓力特別大。
對于上述市場情況,國泰君安煤炭行業首席分析師翟堃分析稱,煤炭價格的大幅上漲,最根本的原因還是中國經濟、全球經濟在復蘇。煤炭的產能供給并不是特別跟得上,包括國內產量、進口。
翟堃指出,在整個碳中和的大背景下,現在無論是新的煤礦投產,還是新煤礦的批復,規模其實比之前都大大減少了,所以我們覺得其實在中長期來看,煤炭的供給跟需求的匹配上,很難做到完全匹配。
文章摘自網絡